
非一日之寒,中國和澳大利亞外貿路在何方?
一幅漫畫引發的局勢緊張
近日,一幅表達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戰場惡行的漫畫,引發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局勢緊張,兩國外交等部門相互指責,甚至于兩國民間都出現了相互抵制的局面,而國家關系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雙邊經貿活動,做澳大利亞生意的外貿人要注意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澳之間時有不和諧
其實,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時長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場景。早在今年4月,澳大利亞就是將新冠疫情歸罪于中國的中堅力量。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發表言論,支持就新冠病毒源頭和擴散問題開展獨立調查,并游說法國、德國、新西蘭等國領導人支持相關調查,不過剃頭挑子一頭熱,德法英紛紛表示沒空。
同時,雙方關系的不和諧,讓很多在澳華僑華人受到了影響,比如遭受言語侮辱甚至圍攻傷害,一些華人和亞裔家庭財產遭到破壞,華人和亞裔在日常工作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據《悉尼先驅晨報》發布的報道,自4月份以來澳洲發生了近400起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事件,相當于平均每天6起。6月5日,國家文旅部曾發文《赴澳大利亞旅游安全提醒》,提示“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游”。
經貿活動頻繁 澳對華依賴大
相比于雙方時好時壞的關系,雙方的經貿活動一直比較頻繁,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商品依賴較大。
2017至2018年度,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購買了價值713億澳元的商品,相當于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18%。其中包括了電信設備、家具、玩具等一系列在澳大利亞家庭中必不可缺的產品,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在許多方面“非常依賴中國”。
同時,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是中國。以葡萄酒為例,澳洲2019年出口至中國的葡萄酒貿易總額高達12.8億澳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占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已經成為了澳洲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場!據英國《衛報》報道稱,澳大利亞的7個出口行業已經開始為可能到來的海外貿易禁令做準備。
國家關系影響外貿 制裁抵制加劇影響
中澳之間的關系,也直接影響了雙邊外貿,而民間的抵制和國家層面的“制裁”貿易戰,也加劇了這個影響。
5月,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6月,澳大利亞掀起一波對中國產商品的抵制高潮。
中國進口商在今年10月接到通知,停止購買澳洲煤炭。截至目前,共有60多艘滿載澳洲煤炭的大型貨輪在中國海域滯留,時間在4到24周不等。印尼、俄羅斯和澳洲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國。據悉,中國和印尼雙方同意從2021年開始啟動煤炭采購合同,合同期限3年,中方采購金額為20.6萬億印尼盾(合計14.6億美元),采購數量2872萬噸。
11月15日,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通過視頻網絡方式正式簽署。為加快區域內貨物貿易自由化,降低關稅是成員國一大共識。而RCEP就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
11月27日,中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和抵制,商務部網站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并決定自2020年11月28日起采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
而在中國宣布對澳大麥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半年之后,澳大利亞政府宣稱,擬向WTO(世界貿易組織)狀告中國。此外,澳洲議員Pauline Hanson呼吁澳大利亞人在圣誕節期間抵制中國產品。
西澳大學溫斯洛普經濟學教授羅德·泰勒近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中澳展開“全面貿易戰”,那么澳大利亞估計將損失6%的GDP。無疑,澳大利亞最終將會是最大的輸家。
雖然但從長遠來看,雙方合作仍是主流,但國家關系勢必對外貿進出口產生直接影響,短期來看,雙方的貿易額將會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做出口澳大利亞的外貿企業應該要有兩手準備,一邊在商言商和澳大利亞的生意還是要談,同時需要能多開發澳大利亞以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客戶,以彌補可能的對澳出口的下滑,推薦使用孚盟MX,(平臺引流+主動營銷)x 運營轉化,幫助外貿企業獲得更多海外客戶。
|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