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智能體:不止于寫個 Prompt 那么簡單
給 AI 智能體設定角色,就像給員工安排崗位 —— 不是簡單說一句 “你是客服” 就夠了,還要明確它該懂什么、會什么、注意什么。
很多人以為寫個 Prompt(提示詞)就能搞定,其實角色設定遠比這復雜,它直接決定了 AI 智能體能否 “稱職”。
什么是 AI 智能體的 “角色設定”?
簡單說,角色設定是給 AI 智能體劃定 “身份邊界”:
它是誰(比如 “外貿業務員助理”)、該做什么(比如 “處理客戶詢價”)、不該做什么(比如 “不能擅自承諾折扣”)、該用什么風格做事(比如 “專業嚴謹” 還是 “親切活潑”)。
這和 ChatGPT 的 Prompt 有本質區別:
Prompt 更像 “一次性指令”,比如 “用客服語氣回這封郵件”;
而角色設定是 “長期行為準則”,會滲透到 AI 智能體的所有行動中。
比如給孚盟的 AI 智能體設定 “外貿顧問” 角色后,它不僅回郵件時會用專業術語,分析市場時也會優先考慮行業潛規則(比如某些國家的付款習慣),而不是簡單套用通用模板。
角色設定包含哪些內容?三個核心維度
維度一:專業領域邊界。明確 AI 智能體該懂什么、不懂什么。
比如設定 “跨境電商客服” 角色時,要告訴它 “精通物流和退換貨政策,但不處理財務問題”;
如果是 “工廠生產調度員”,則要讓它熟悉設備參數和生產流程,對營銷知識可以 “一無所知”。
這種設定能避免 AI “瞎回答”。比如客戶問 “發票怎么開”,被設定為 “物流助理” 的 AI 會禮貌回復:
“這個問題建議咨詢財務同事哦”,而不是硬著頭皮給出錯誤答案。外貿AI 智能體在 “客戶開發” 角色下,會專注分析客戶背景和采購需求,對于超出范圍的技術細節,會自動轉接給技術部門,不會越權回應。
維度二:行為規則清單。規定 AI 智能體做事的 “紅線” 和 “流程”。比如給 “財務助理” 設定規則:“付款金額超過 10 萬元需要提醒人工審核”“給新客戶轉賬前需要查征信記錄”;給 “外貿業務員” 設定規則:“報價格式需包含 FOB/CIF 兩種條款”“涉及樣品寄送需先確認客戶是否承擔運費”。
這些規則不是拍腦袋定的,而是從實際業務中提煉的經驗,否則可能出現企業因 AI 智能體擅自答應客戶 “免費樣品” 導致成本超支的情況,可以在角色設定中加入 “樣品費用需明確標注,免費樣品需經理審批” 的規則,從源頭避免問題。
維度三:溝通風格模板。根據角色定位確定說話的語氣、用詞和格式。“客服角色” 可能需要親切熱情,多用 “親”“哦” 等詞;
“法務角色” 則須嚴謹正式,避免模糊表述,比如用 “將在 3 個工作日內提供文件” 而不是 “盡快給你”;
“技術支持角色” 要擅長把專業術語通俗化,比如不說 “IP 地址沖突”,而說 “設備聯網時遇到了地址重復的問題”。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