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溝通痛點,讓客戶覺得 “你懂我”
找到痛點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讓客戶覺得 “你能解決”。光說 “我們能做到” 沒用,要結合痛點講具體方案,分三步:
1. 先 “共情”,讓客戶覺得 “你懂他的難”
客戶說 “你們價格比 A 家高 10%”,別急著解釋 “我們質量好”,先認可他的感受:
“我理解您的顧慮,畢竟采購成本對利潤影響很大 —— 之前有個客戶也跟我算過這筆賬,后來我們發現,他最在意的其實是‘能不能避免返工’。”
先站在客戶角度說話,再聊解決方案,客戶才愿意聽。
如果客戶抱怨 “交期不穩定”,可以說:“交期拖慢確實頭疼,萬一趕不上銷售旺季,損失就大了 —— 我們之前專門針對這個問題,調整了生產排期,您想了解下我們是怎么保證交期的嗎?”
先共情,再引導到自己的優勢上。
2. 用 “具體案例” 證明你能解決,別空談 “我們專業”
客戶擔心 “質量不穩定”,別說 “我們質量很好”,要講:“之前有個歐洲客戶,和您一樣做高端家具,擔心木材含水率超標。我們給他做了‘每批次抽檢 + 提供檢測報告’,現在合作 3 年,從沒出現過售后問題。”
用同類客戶的案例,比自夸更有說服力。
如果是新客戶,沒案例可以說細節:“您擔心的‘運輸破損’,我們最近改了包裝 —— 在角落加了 5 層緩沖棉,上周發往德國的 200 套貨,客戶反饋‘零破損’,我可以發包裝圖給您看。”
具體的動作和結果,比 “我們會注意” 更讓人放心。
3. 把 “解決痛點” 和 “客戶利益” 綁在一起,算清 “收益賬”
客戶關心的是 “解決這個問題,我能得到什么”。比如客戶怕 “交期延誤影響銷售”,可以說:“我們能保證 30 天交貨,比同行快 5 天。您上次說旺季在 8 月,這樣能提前鋪到貨架,按您的銷售數據,多賣 5 天至少能多賺 2 萬美金。”
把解決方案和客戶的利潤、銷量掛鉤,他才會覺得 “值得”。
有個做包裝材料的朋友,給客戶推薦 “環保材料” 時,不光說 “符合歐盟標準”,還算:“用這種材料,您出口歐洲時能免掉 3% 的環保稅,這批 10 萬的貨就能省 3000 美金,材料成本只多 500 美金,其實更劃算。” 客戶當場就訂了。
避坑提醒:這 2 個溝通誤區,容易把客戶聊跑
別追問 “還有什么痛點”:客戶沒說的,可能是不想提(比如 “之前被坑過”),逼問會讓他反感。可以說 “如果之后想到什么需求,隨時告訴我,我們隨時調整”,給客戶留余地。
別否定客戶的 “表面需求”:客戶說 “要便宜的”,別說 “便宜沒好貨”,可以說 “我們有基礎款和升級款,基礎款價格能低 15%,就是材質薄一點 —— 您更在意價格,還是耐用性?” 先認可,再引導他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其實找客戶痛點,就像醫生問診 —— 先通過聊天、觀察找到 “癥狀”,再結合自己的 “藥方”(產品 / 服務)開方案。重點不是 “你有多好”,而是 “你能幫客戶解決什么具體的麻煩”。把這點說透了,客戶自然愿意和你合作。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