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8大系統:從制定戰略到執行
企業管理的本質是 “目標 - 執行 - 反饋” 的循環,8 大系統的協同作用就在于讓這個循環 “不脫節、不內耗”。
戰略規劃系統:解決 “做什么”
核心功能:明確 3 年目標(如 “東南亞市場份額達 30%”),分解為年度 KPI(如 “新增 50 家 A 級客戶”),避免戰略空泛。
實操:用 管理軟件組合分析,既看自身優勢(如專利技術),也看外部環境(如關稅政策),可通過分析發現 “一帶一路” 沿線基建需求增長,根據企業產品類型認證,及時調整產品銷售與管理方向。
組織架構系統:解決 “誰來做”
小公司適合 “扁平化”:老板直接對接業務團隊,減少中層環節;按 “市場 / 產品” 劃分小組(如 “東南亞組”“歐洲組”),而非按 “銷售 / 售后” 分工。
流程制度系統:解決 “怎么做”
核心是 “標準化 + 彈性”:如報價流程需明確 “成本核算公式”(材料 + 人工 + 15% 利潤),但允許業務員根據客戶規模浮動 5%,既防混亂又保靈活。
薪酬績效系統:解決 “動力問題”
小團隊適合 “高提成 + 低底薪”,但需設置 “階梯獎勵”(如完成 100 萬提成 8%,200 萬提成 10%),避免 “吃大鍋飯”。
財務管控系統:解決 “錢怎么用”
重點監控 “3 個比率”:毛利率(低于 20% 需警惕)、應收賬款周轉率(越短越好)、費用占比(銷售費用不超營收 15%),定期做現金流預測(至少 3 個月)。
客戶管理系統:解決 “客戶怎么留”
核心是 “需求記錄 + 定期觸達”:比如客戶提到 “下個月有促銷”,需同步到跟進表,提前推送優惠方案,而非僅存系統。
供應鏈系統:解決 “貨怎么交”
建立 “供應商評分表”,從 “質量(40%)+ 交期(30%)+ 價格(30%)” 定期評估,淘汰連續 2 次評分低于 70 分的供應商。
數據反饋系統:解決 “如何優化”
每周用 “目標 vs 實際” 對比表,找出偏差(如 “新增客戶未達標”),分析原因(如 “開發信打開率低”),下周針對性調整(如優化郵件標題)。
避免 “憑感覺調整”,用數據發現問題、驗證效果:
關鍵指標 “儀表盤”
高層看 “戰略指標”:如 “新客戶增長率”“利潤率”“市場份額”;
執行層看 “動作指標”:如 “業務員日均實際跟進量”“訂單審批耗時”;
指標設置遵循 “少而精”,控制在 5-8 個,避免陷入 “報表泥潭”。
周復盤 “三問法”
問 “目標差多少”:如 “本周計劃開發 5 個客戶,實際完成 3 個,差距 2 個”;
問 “原因是什么”:是 “展會獲客質量低” 還是 “跟進不及時”;
問 “下周怎么改”:如 “調整展會邀約話術,增加客戶準確度”。
企業管理8 大系統的協同,例如孚盟軟件,本質是 “戰略系統定方向,組織系統配人力,流程系統提效率,財務系統控風險,數據系統促優化” 的閉環。
小公司不必追求 “全系統完美”,可從 “戰略 - 執行 - 反饋” 的小循環起步(如先建戰略規劃、流程制度、數據反饋三個系統),再逐步完善。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