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報價管理如何聯動做好訂單管理?
外貿里的報價,像遞出去的一張船票,寫著 “什么時候到港,帶什么貨”,得清清楚楚。要是 “報價上寫的” 和 “實際送到的” 對不上,客戶難免失望。
讓 “報價 — 合同 — 履約” 這一串事連起來,核心是讓每個環節的信息都能對上,能查得著,讓報價不只是個數字,更是個 “說到做到” 的承諾。
以前,報價和訂單常鬧別扭,生出不少麻煩,業務員用 Excel 算好價格,成交了再手抄到訂單系統,就像傳話游戲,傳著傳著就變了樣:報價單上是 “Model A”,訂單里寫成 “Model a”,工廠按小寫的做,貨到了客戶才發現不對;
報價時沒看庫存、沒問生產排期,拍著胸脯說 “30 天交貨”,結果原材料不夠,拖到 60 天,客戶等不及,轉頭找了別家;
外貿報價本就牽扯運費、保險、關稅這些零碎錢,要是只報個產品價,沒說清其他費用,客戶以為啥都含了,后來一算賬,難免吵起來,訂單黃了都有可能。
要讓這些事順起來,得走好三步:報價的信息得和訂單系統實時連著。CRM 里的報價單得能直接變成訂單,不用重寫一遍。
孚盟 AI Pro 智能報價當客戶問的產品型號、數量、交貨港口,它自動從詢盤里摘出來,算價格時還會瞅瞅倉庫有多少貨、進貨多少錢,再按規矩把運費、稅費算清楚。客戶一確認,業務員點一下,報價單就成了銷售訂單,數字、型號、港口一個都錯不了。
報價時得把供應鏈的 “家底” 算進去,系統得能問問倉庫有多少貨、工廠排期滿不滿、物流艙位夠不夠。比如一款產品庫存不多了,系統會在報價時小聲提醒:“得再生產,交貨期要多 5 天哦”;要是客戶要去的港口最近堵船,報價單上就主動寫上 “物流可能慢 3-5 天”,讓客戶心里有數。
報價單、合同、信用證、報關單這些文件,得擱在一塊兒管,孚盟的單證管理就像個整齊的文件柜,報價時寫的產品規格、價格條款,自動抄到合同和報關文件里,不會出現 “一個訂單好幾個版本” 的亂子。誰改了報價,改了啥,為啥改 —— 比如客戶說 “降 2% 就下單”,這些記錄都清清楚楚,萬一后來有爭執,翻出來一看就明白。
把這些事做好了,報價還能幫著成單,對同一個客戶報過好幾次價,得記清每次的差別:“5 月 1 號的報價含運費,5 月 3 號的不含”,用 CRM 做個 “報價對比表”,明明白白告訴客戶為啥調整,看著就靠譜;多瞅瞅以前的報價和訂單,找找規律:一地區客戶特在意價格,報價時就多提 “批量買有折扣”;
產品總因規格鬧誤會,報價單里就附個 3D 模型鏈接,或者寫上 “先看樣品再確認”;
報價單上寫明 “30 天內有效”,快到期了系統提醒一下;
客戶一確認,系統就自動喊采購備料、催業務員盯信用證、叫物流訂艙,一環扣一環,順順當當。
這么一來,報價出錯的事兒少了不少,客戶不跑了,還會夸 “辦事靠譜”,下次還來。日子久了,“報價準 — 訂單穩 — 客戶常來”,這生意就做活了。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