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招谷歌開發技巧,外貿人用對了就能挖到客戶
做外貿的幾乎都知道 “用谷歌找客戶”,但多數人只會搜 “產品名 + importer”,翻兩頁沒結果就放棄了。其實谷歌就像個 “寶藏庫”,里面藏著大量采購商、經銷商信息,關鍵是用對 “搜索技巧”。這 10 招親測好用,從找客戶到初步聯系,一套流程走下來,能幫你挖到不少客戶。
一、3 個基礎搜索公式,定位 “誰在買你的產品”
別用 “產品名 + supplier”(出來的全是同行),要用 “采購相關詞”,讓谷歌給你推 “買家” 而不是 “賣家”。
1. 產品名 + 采購相關詞(importer/distributor/buyer)
簡單但好用的公式,比如賣 “LED lights”,搜 “LED lights importer USA”(準確到國家),或者 “LED lights distributor Europe”(準確到地區)。注意:用 “復數”(importers)比單數(importer)出來的結果更多。
小技巧:在結果頁點 “Tools”,選 “Any time”→“Past year”,只看一年內的信息 —— 很多老網頁可能已經失效,新信息更有價值。
2. 產品名 + 行業相關詞(wholesale/retail/store)
如果你的產品是消費品(比如家居、飾品),搜 “產品名 + wholesale”(批發商)、“產品名 + retail store”(零售店)更準確。比如 “handmade jewelry wholesale UK”,能找到英國當地的飾品批發商。
如果想找線下店,加 “near me”(比如 “kitchenware retail store near London”),谷歌會優先顯示倫敦周邊的實體店,很多店會在官網留采購郵箱。
3. 產品名 + 客戶會用的 “場景詞”
客戶采購你的產品,是為了 “用在某個場景”,搜場景詞能找到更準確的需求。比如賣 “stainless steel pipe”(不銹鋼管),除了搜 “importer”,還能搜 “stainless steel pipe for water treatment”(用于水處理)、“stainless steel pipe for construction”(用于建筑)—— 出來的可能是直接用產品的工廠,采購需求更明確。
二、4 個進階技巧,挖到 “不公開的采購信息”
有些客戶不在官網寫 “我們要采購”,但會在新聞、社交媒體、行業報告里留下痕跡,這些 “隱藏信息” 競爭更小。
4. 用谷歌新聞(Google News)找 “剛有需求的客戶”
企業擴產、新品線、展會參展,都需要新供應商。搜 “產品名 + expansion”(擴產)、“產品名 + new plant”(新工廠),比如 “automotive parts new plant Mexico”,能找到墨西哥新開的汽車廠,他們肯定需要采購零部件。
也可以搜 “產品名 + trade show”(展會),比如 “textile trade show Germany 2025”,找到參展企業名單 —— 去展會的企業,大多有采購或合作需求,官網一般有聯系方式。
5. 谷歌地圖(Google Maps)找 “線下客戶”,直接聯系老板
很多中小客戶(比如當地的建材店、五金店)沒做線上推廣,但在谷歌地圖有標注。搜 “產品名 + store”,比如 “power tools store Australia”,地圖上會顯示一堆店鋪,點進去看 “Website” 或 “Contact”,很多會留電話或郵箱。
優勢:這些客戶可能沒被太多外貿商騷擾過,回復率高。聯系時可以說:“在谷歌地圖看到您的店,我們是做 XX 產品的廠家,能提供批發的價格,有興趣了解下嗎?”
6. 用 “文件搜索” 找采購清單、招標信息
有些企業會在官網上傳 “采購招標書”“年度采購計劃”(PDF 格式),搜 “產品名 + filetype:pdf”,比如 “medical equipment filetype:pdf”,能找到相關文件,里面可能有采購負責人郵箱和需求。
政府、學校的采購更規范,會公開招標,搜 “產品名 + tender + country”(比如 “office furniture tender Canada”),找到招標公告,按要求投標就行。
7. 谷歌學術(Google Scholar)找 “行業研究背后的企業”
如果你的產品是工業類、科技類(比如實驗室設備、精密儀器),可以搜 “產品名 + research”,找到相關論文 —— 論文作者可能來自企業研發部門,他們所在的公司很可能需要采購相關設備。
聯系時可以說:“看到您發表的 XX 研究,我們的 XX 設備能支持這個實驗,或許能幫到您的團隊。” 這種 “學術相關” 的開場白,比直接推銷更易被接受。
三、3 個外貿工具,讓搜索事半功倍
光靠手動搜太慢,用這幾個工具能省一半時間。
8. Google Trends:確認 “搜索熱度”,避開冷門詞
搜產品名時,先用 Google Trends 看看 “哪個關鍵詞搜索量高”。比如搜 “LED lights” 和 “LED lamps”,發現前者在目標市場搜索量更高,就用前者做主要關鍵詞 —— 搜索量高,說明客戶更常用,找到客戶的概率更大。
也能看 “季節趨勢”,比如 “Christmas decorations” 在 10-12 月搜索量暴漲,提前 2 個月開始搜客戶,剛好趕上采購期。
9. 用 “關鍵詞規劃師”(Google Keyword Planner)擴詞
如果不知道除了 “importer” 還有哪些詞可以用,用這個工具輸入核心詞(比如 “toy”),會出來一堆相關詞(比如 “toy wholesaler”“toy distributor”“toy importer”),還能看到每個詞的搜索量 —— 選搜索量高、競爭低的詞來搜。
10. 用 “郵件驗證工具”(比如 Hunter)查客戶郵箱
找到客戶公司后,不知道誰是采購負責人?用 Hunter 輸入公司官網,能查到 “name@company.com” 格式的郵箱,還能顯示 “是否可用”。比如查到 “采購經理郵箱是 jane@xxx.com”,聯系時寫 “Dear Jane”,比 “Dear Sir/Madam” 更顯誠意。
谷歌開發客戶的核心,不是 “搜得多”,而是 “搜得準”。記住三個原則:用 “采購相關詞” 替代 “供應相關詞”,盯 “新信息”(近 1 年),挖 “隱藏渠道”(新聞、地圖、文件)。剛開始可能覺得麻煩,練熟了之后,每天花 1 小時,就能挖到 3-5 個準確客戶 —— 這些客戶沒被太多同行騷擾過,成交概率自然更高。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