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外貿客戶報價后,對方嫌貴,說別人的價格比我們低,怎么辦?
給客戶報價后,外貿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客戶嫌貴,說別人的價格更低,怎么辦?”
“成也價格敗也價格”,多少訂單敗在“價格談判”這臨門一腳上。如果說“報價”考驗的是一家公司的綜合實力,比如說品牌影響力、成本、利潤、技術、生產力等,那么“講價”則考驗的是一個外貿業務員的談判能力。
一、“價格談判”前,要明白這幾點
1、摸清底價
弄清楚產品的價格及成本,看看有多少降價空間、有什么環節能降價。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總的成本=產品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員成本、生產成本、海運費成本、其他成本)+隱藏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機會成本、售后成本)。
2、打聽是哪家同行
可以試探一下是哪位同行,打聽一下同行的價格,用事實說話,看看究竟我們產品的價格到底在行業內屬于什么情況。
3、把握談判節奏
客戶說價格貴,不要第一時間質疑,更不要急著去亮出目標價,要先通過自己的摸索,了解真實的情況,了解我們的產品和價位究竟在哪個水平。然后我們和客戶溝通時才有底氣,真正去把握整個談判的節奏,否則只會讓客戶覺得我們不夠專業。
4、嫌貴也是一種認可
客戶愿意回復我們,告訴價格高,說明對我們還有一些認可,否則客戶根本不會理我們。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收到了這么一封郵件,那么恭喜你,至少這個客戶是有意向跟我們合作的。
價格是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說是影響客戶是否下單的最大因素也并不過分,客戶總是希望價格能便宜一些,這樣他們也能有更多的利潤可賺。如果客戶認為價格高而我們還有降價的空間的話,那可以適當降價,哪怕是打個9.8折,也讓客戶看到在降價了。但假設確實沒有降價空間,怎么給客戶一個接受我們比別人價格高的理由?
二、給客戶一個接受你比別人價高的理由
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客戶會更多地比較價格,這個時候可以詢問一下客戶的合作同行是哪家,要想辦法找出和同行間的差異,比如說公司的差異、產品的差異、服務上的差異等。
1、產品上的差異
跟客戶解釋我們的產品貴在何處,也就是差異化,把價格變為價值。這種情況下要有數據去證明,例如其它客戶的PI、銷售數據等(注意打碼,保護其他客戶的隱私,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如果可能的情況下,拿到同行更多的情況,去做對比,突出差異與優勢。還可以轉到其它因素,比如說質量把控、產品、交期、合作條款等,讓客戶明白價格不是成交的唯一因素。
2、公司的差異
很多正規的大公司看得會比較遠、考慮的往往是長遠穩定的合作利益,而不是短期的利益,所以如果我們價格優勢不夠明顯的話,可以多從我們公司綜合實力,如穩定供貨和交期短等優勢去說服客戶。
3、服務上的差異
及時、全面、專業、認真、自信、可靠、注重細節與形象等服務上的差異,讓客戶相信我們的專業可靠,這可能也會讓一些客戶接受價格上的差異。做外貿過程中,專業快速的回復也是穩住客戶的關鍵。
4、提醒客戶價格過低的風險
告訴客戶,事情總有兩面性,例如價格過低,質量可能會有比較多的問題,客訴可能會很多,最終影響信譽,并且小的公司價格低抗風險能力也是比較低的。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運用同理心,肯定客戶覺得價格高的感受,更要充分理解客戶。但是!千萬不要為了拿下訂單,猛批或詆毀同行,這會招致客戶的反感,因為貶低同行會讓客戶覺得在說他眼光有問題。要去肯定客戶目前合作同行的優點,同時向客戶說明,我們公司除了擁有同行的優點外,還有競爭同行沒有的其他優點,巧妙地將價格引導到優質的服務和產品質量上。
價格談判中,我們能拿下訂單的關鍵是要讓客戶覺得與我們合作會更有價值更放心,因此要強化價值,弱化價格。你,get了嗎?2022年,祝你訂單不斷!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