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產品出口管理做的很亂?用ERP系統管理好產品出運
做外貿最頭疼的環節之一:到了約定的發貨時間,你跟客戶說 “明天就能發”,結果倉庫突然說 “這款沒庫存了,得等 5 天才能補”;好不容易湊齊貨,報關時又發現 “提單上的貨名是‘LED 吸頂燈’,報關單上寫成了‘LED 燈’”,海關直接退單;客戶收到貨后又反饋 “少了 2 箱,包裝還有破損”。
這些混亂不僅耽誤客戶的時間,更會讓客戶覺得 “你不靠譜”,下次有訂單也不會再找你。其實用 ERP 系統管出口,就能把這些混亂理順,讓每一步都有章法,不用再 “救火”。
先從 “備貨” 這個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說起。
以前倉庫備貨靠 “業務員手寫的備貨單”,有時候業務員忙得忘了寫 “包裝要求”,倉庫就按常規包裝來,結果客戶收到貨說 “要的是中性包裝,怎么印了你們的 logo”;有時候漏寫 “產品規格”,倉庫發錯型號,又得返工換貨。
現在用孚盟 ERP,你在系統里下銷售訂單時,把 “產品型號、數量、包裝要求(中性 / 帶 logo)、特殊標識(比如‘易碎品’)” 都填清楚,甚至可以上傳產品圖片,點 “提交” 后,倉庫那邊的系統會自動收到 “備貨單”,備貨單上的信息跟你填的一模一樣,倉庫不用再打電話問你 “這個型號是哪個樣子”“要什么包裝”,直接按單備貨就行。
更方便的是,你在自己的系統界面就能看到 “備貨進度”,比如 “已備完 80%,剩下的 20% 明天上午完成”,你不用等倉庫通知,就能提前跟客戶說 “后天能準時發貨,發貨后我把物流單號發給您”,讓客戶心里有底。
然后是 “物流對接”,以前查貨物到哪了,得給貨代發微信、打電話,貨代忙的時候半天不回,客戶催你的時候,你只能說 “我再問問貨代”,特別被動。
現在孚盟 ERP 能直接對接貨代的物流系統,你在系統里輸入 “提單號”,就能實時看到貨物狀態:“10 月 10 日 14:00 貨物已入倉”“10 月 11 日 9:00 已裝船,船名 XXX”“10 月 15 日預計到港(漢堡港)”—— 客戶問你 “貨到哪了”,你不用再問貨代,直接把系統里的物流進度截圖發給客戶,客戶能清楚看到每一步,也更放心。
系統會自動把 “物流信息” 同步到客戶檔案里,下次客戶再訂這款產品,你就能說 “王總,上次您訂的貨,從裝船到到港用了 12 天,這次我們訂了更快的船,預計 10 天就能到,您看要不要提前跟清關行對接下”,客戶會覺得你特別用心,連上次的物流時間都記得。
報關環節最容易出錯的是 “數據不一致”,比如你在訂單里寫的是 “LED 吸頂燈(HS 編碼 94054090)”,報關時卻寫成 “LED 燈(HS 編碼 94055000)”,海關一看編碼和貨名對不上,直接退單,重新報關至少要 3 天,耽誤交貨期。
用ERP系統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你在系統里做完訂單后,點 “生成報關單”,系統會自動提取訂單里的 “貨名、HS 編碼、數量、金額”,直接填充到報關單里,不用再手動錄入 —— 而且系統還會自動校驗數據,比如 “HS 編碼 94054090 對應的標準貨名是‘LED 吸頂燈’,不是‘LED 燈’”,如果填錯了,系統會馬上彈出提示 “貨名與 HS 編碼不匹配,請修改”,你改過來再提交報關,就不會被退單了。
要是你不確定 HS 編碼對不對,還能在系統里搜 “產品名查 HS 編碼”,系統會列出對應的編碼和監管要求,比如 “需要提供 3C 認證”,避免因為編碼錯了導致報關失敗。
要是公司有多個倉庫,比如主倉在上海,分倉在廣州,主倉沒貨時,系統會自動查詢分倉庫存,比如 “上海倉庫存 0,廣州倉庫存 500 件”,還會計算 “從廣州倉發貨到港口的時間(2 天)”,幫你判斷 “能不能趕上交貨期”,避免因為主倉缺貨導致訂單延誤。
售后銜接:如果客戶反饋 “收到的貨少了 2 箱”,你不用再跟倉庫、貨代互相推責,直接在系統里輸入訂單號,就能看到 “倉庫出庫時的稱重記錄(100 箱,總重量 500kg)”“貨代入倉時的簽收記錄(100 箱)”“提單上的件數(100 箱)”。
如果這三個記錄都是 100 箱,說明是客戶簽收時出了問題;要是貨代入倉記錄是 98 箱,說明是物流環節少了,能快速定位問題在哪,給客戶一個明確的答復。其實 ERP 出口管理不是 “給工作加步驟”,而是 “減麻煩”。
以前要花半天核對的備貨單、報關單,現在系統幾分鐘就能搞定;以前要反復問的物流進度,現在打開系統就能看,省下來的時間,你能多跟客戶聊需求,多開發新客戶,而不是陷在 “發貨混亂” 里焦頭爛額。
熱門推薦
視頻課程精選